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国家卫生健康委2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评估中心副主任刘兆平指出,在夏天,预防食源性疾病,最主要的做法是要遵循食品安全的五个基本原则,也就是要保持清洁、生熟分开、烧熟煮透,保证食品安全的温度,同时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6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主任樊晶光介绍,每年到了高温酷暑季节,外卖小哥、环卫工人等室外露天作业的劳动者都是防暑降温关注对象。夏季开展室外露天作业或户外活动应注意哪些问题?
夏至之后,意味着即将迎来一年中最热的阶段。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保康医院主任医师韩娟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夏至时节,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增多,消化功能相对较弱。此时饮食以清淡、少油为宜,避免肥甘厚味,以减轻脾胃负担。
从北京市公安局环境食品药品和旅游安全保卫总队获悉,在近期开展的“捍卫·2024春夏平安行动”中,北京警方联合烟草专卖部门深入打击制售伪劣电子烟违法犯罪活动,截至目前破获相关案件15起,打掉犯罪团伙16个,捣毁窝点32处,刑事拘留52人。同时,起获生产设备80余台、烟弹24万余个、烟油5.4吨。
近两年,九江市妇幼保健院以保障妇幼健康为己任,主动作为,积极嫁接国家顶级医疗资源,引进更多高精尖技术,提升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能力,让广大妇女儿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内优质医疗服务。
医疗检查结果互认,患者体验如何?在福建,记者跟随患者及家属进入各级医院,发现在做好质量控制的前提下,乡镇卫生院所做的血常规、胸片等检查结果,得到了省级医院的认可,不仅为患者节省了时间、减轻了负担,也提高了医生工作效率。
日前,由国家中医药博物馆主办的“医暖丝路——‘一带一路’中医药文化展”在北京举办中医药文化活动,吸引多国驻华使团、国际媒体以及跨国公司代表近百人到访参观,感受中医药文化独特魅力。
近视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进一步提高近视防控和诊疗的规范化水平,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治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发布《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
从广西医保局获悉,近期,该局通过调研走访等方式多渠道了解群众需求,在国家谈判药落地的基础上精准施策,将36种适用于门诊治疗的罕见病药品纳入单列门诊统筹支付,惠及多发性硬化、发作性睡病、戈谢病等27种罕见病患者群体,调整后广西单列门诊统筹支付药品总数达到72种。
2023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编办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基本实现全覆盖。目前,各地正在积极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作出了不少有益探索。记者近日赴贵州、江苏等地对此进行了调研采访。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重要措施。推进这一便民举措,需要明确互认医疗机构范围、诊疗项目、技术标准;建立互认共享平台,推动数据互联互通;充分调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形成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
刷脸呼叫电梯、智能垃圾箱“监督”垃圾分类、一键呼叫上门服务、电视上“云看娃”……走进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世园街道上流佳苑社区,一系列智慧服务让人目不暇接。2020年,上流佳苑社区投入400万元进行智慧改造升级。科技走进社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成为社区工作者提升服务的好帮手。
第七十七届世界卫生大会日前在瑞士日内瓦落下帷幕。本届大会主题是“一切为了健康,人人享有健康”。大会期间,中国积极参与“大流行协定”的磋商和《国际卫生条例(2005)》的修订,同南非、阿联酋联合举办主题边会,为推动全球卫生事业发展、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各地积极创新全民健身活动场景、完善群众赛事活动体系,不断丰富赛事供给,并着力推动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大大提升了群众的运动健身热情,为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