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2008年起,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10余年来,治理石漠化面积达51.53万公顷。在广西,记者走访多个岩溶地区,喜见石山增绿、群众增收。生态环境改善的背后,是当地干部群众坚持植树造林、持续科技攻关、开拓发展路径的努力。
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近日进驻浙江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5月7日,督察进驻动员会在杭州召开。督察进驻时间为1个月,主要受理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来信来电信访举报。
由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与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近日公布的《2023年度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评估报告》显示,永定河全线通水逐步常态化,河流生态廊道基本贯通,流域水网主骨架初步形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行为自觉。希望美丽中国建设者的奋斗故事能激励全社会行动起来,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近日,由国家林草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牵头,联合20多家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组建的防沙治沙服务队,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的中国林科院沙林中心开展防沙治沙装备示范应用集中演练。
福建是海洋大省,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比陆地面积还多出12.4%。2023年,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8.7%。日前,记者参加生态环境部组织的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优秀案例采风活动,在福建实地调研海洋生态环境和水生态环境保护。
垃圾分类是“关键小事”。2020年《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基本建成生活垃圾投、收、运、处全过程管理体系,5000多个居民小区全部实行定时、定点、定人督导“三定一督”模式,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6.9%。
近日,陕西省林业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力争到2027年,全省林下经济综合利用林地面积稳定在2000万亩以上,全产业链年产值达300亿元以上。
锚定目标,砥砺前行。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驱车从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出发,往东南方向行驶两个多小时后,到达西爪哇省一片静谧的山区。沿着盘山公路蜿蜒而上,视野逐渐开阔。远处,蓝天白云下,芝拉塔水库静卧在群山间。水面上,芝拉塔漂浮光伏项目一个个硕大的光伏阵列整齐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