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贵州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集群依托当地气候凉爽、能源丰富、地质条件稳定等生态优势,将主要山体、水系作为总体规划优先管控要素,提升算力资源利用效率,推进节能降耗,探索绿色节能低碳之路。
2024年欧洲智慧能源展近日在德国慕尼黑举行。本届展会吸引了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000家企业参展,其中中国展商近1000家,这是中国首次成为该展会参展规模最大国家。中国企业向全球客户展示了其在光伏和储能等领域的创新产品和技术。参加展会的中外企业代表和行业专家认为,中国光伏产业在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和价值链整合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作出了贡献。
日前,安徽省马鞍山市与江苏省南京市联合开展毗邻区域森林防火网格化规划工作,携手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毗邻地区生态绿色屏障“3.0”版正式启动。
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在我们的土地上,植树造林添绿国土,水土保持再立新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土地保护工作中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子越走越宽。如今,我们的土地上产出着更多“中国粮”,也在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中,写下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5月10日,应用于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碳中和的5000吨包头林草数字碳票正式完成捐赠和注销流程,这是内蒙古地方碳汇产品首次成功应用于全国性大型活动碳中和,标志着林草数字碳票又迈出关键性一步。
近年来,柞水县在林业资源管理方面不断创新,全面推行林长制,并携手中国电信、视联动力等公司,整合了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老林、北沟两个保护站以及公安、水利等部门的数据资源,成功建立了“人盯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监控系统。
对作为老工业基地的辽宁来说,绿色化转型是必经之路,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巨大机遇。近年来,辽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增强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山东省荣成市农商银行、农业银行威海市分行等单位从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购买一笔海草床碳汇,完成了338.7吨二氧化碳的减排量交易。这标志着山东基本打通了省级海洋碳汇交易路径,引领实现海洋碳汇价值转化新模式。
6月18日,2000余尾2龄中华鲟、6万余尾8月龄中华鲟在湖北省荆州市放归长江。随着此次中华鲟放流活动开展,2024年中华鲟放流数量已经超过100万尾,为历史最大年度放流规模。
为保证藏羚羊繁衍迁徙顺利进行,青藏铁路设置33处迁徙通道,青藏公路为藏羚羊迁徙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青藏线沿线各保护站协助藏羚羊繁衍迁徙……在青藏线上,顺利迁徙的藏羚羊群,展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