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近日,河北省绿化委员会、省林业和草原局、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省级森林乡村评价认定办法(试行)》认定标准,新认定绿化美化良好、村容村貌整洁、美丽生态宜居的200个村为省级森林乡村,至此,河北省省级森林乡村总数达1476个。
在巴基斯坦信德省南部的茫茫戈壁上,一排排风电机组的叶片徐徐转动,形成富有动感的队列。“这里地面温度长时间超过40摄氏度,工地上经常飞沙走石。”忆及最初在此建设萨察尔风电站项目的艰辛,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巴基斯坦风电群项目现场经理丹尼诗感慨良多。
外卖减塑、绿色建筑、“风光水火氢储一体化能源基地”、5G技术赋能网络能效提升……11月12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的展区内,中国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好方法和新技术“登台亮相”,面向全球展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有生力量。
记者近日从全国防沙治沙规划暨荒漠化石漠化调查结果新闻发布会获悉: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已经连续4个监测期保持“双缩减”,首次实现所有调查省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逆转”。
近日,引江济淮主体工程正式实现试通水试通航。作为我国目前在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跨流域引调水工程,引江济淮工程自2016年底开工建设以来,攻克多项施工技术难题,不仅将让皖北和豫东人民喝上长江水,还将确保淮河干流不再断流,助推淮河和巢湖等国家重点治理的河湖水质改善和生态复苏。
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报告》显示: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近年来,多地多部门加大城乡建设力度,提升城乡社区绿化水平、加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因地制宜、精准管理,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条例的实施对我们村的茉莉花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去年我们村年人均收入19800元,今年将会突破2万元。”近日,在横州市校椅镇石井村村委,该村党委书记蔡万洪向记者介绍,通过大力发展茉莉花产业,村民走上了小康路。
“今年新建的元宝山冷杉繁育救护基地,装上了补光、除虫、自动水肥等设备,繁育救护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近日,元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宣教室主任罗定明说,元宝山冷杉难以自然繁育,种群延续和扩展受阻。
公园建设是一座城市生态价值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深圳统筹融合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建设高标准生态绿道串联城市公园,推进亲水碧道、远足径郊野径等各类人工及自然线性空间建设,让市民共享更多的绿色空间。
《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第九次审议大会16日在日内瓦闭幕。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相关提问时表示,中国将继续与国际社会一道,以此次审议大会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推进全球生物安全治理。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19日凌晨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今后直至203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新蓝图。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黄河口兰花智能化生产基地已培育150余个兰花品种,集种植栽培、研发检测、展示销售于一体,应用5G数字农业智能物联网技术,将控制设施、水肥浇灌、温湿光精准检测等纳入一张“网”管理,实现了花卉种植管理的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图为技术员在温室大棚内对蝴蝶兰进行管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