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拉近农民与农技的距离,让农业科技接地气、有底气,需要发动各方力量,心贴心了解农民所急所盼,手把手传授农民所需所求。希望更多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投身农技推广事业,把科技兴农的种子撒播在乡野沃土。
成事之要,关键在人。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求真务实抓改革,持之以恒抓改革,在改革大势里中流击水,在开放大潮中乘风破浪,确保改革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正视困难、坚定信心,抓住重点、主动作为,干字当头、众志成城。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推动经济稳定向上、结构不断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在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香港、澳门仍然具有特殊地位和独特优势,仍然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征程上,广大港澳同胞继续以真挚的爱国热忱、敢为人先的精神投身国家改革开放事业,顺时而为、乘势而上,开拓进取、团结奋斗,就一定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中国实现统一的步伐,任何给中国实现统一制造障碍的企图都必遭失败。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将不支持“台独”的承诺落到实处,立即停止打“台湾牌”,停止“以台制华”,停止纵容支持“台独”推高台海紧张局势。
如果说科技创新如同“拿着锤子找钉子”,那么产业创新就像是“找准钉子造锤子”,两者深度融合、“双向奔赴”,定能推动更多创新主体踊跃发明创造,既产生高水平科技成果,又生产优质产品,为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热烈的生活见证奔腾的中国,而奔腾中国的活力与动力,就蕴藏于各行各业。奋斗创造奇迹,自信走向未来。新征程上,把产业做得更大,把事业做得更好,仍需要我们更加团结、更加努力。只要目标坚定、笃行实干,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前程会更壮阔。
创新决胜未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对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提升政府鼓励创新、保护创新的能力,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实干奋斗,定能让更多科创成果落地生花。
实力是最好的名片。此前,参加这个项目的中国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上并不被看好。2013年自由式滑雪世界锦标赛上,我完成了一个难度系数高达5.0的动作,被评价为“难度王”。荣誉归功于几代人的打拼,我们始终向着同一个目标奋起直追,不断创造新的成绩,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运动员的实力。
美好是青春的别名,奋斗是青春的底色。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一代重任在肩、大有可为。凝聚力量、昂扬精神、展现形象,青年一代必将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为祖国和人民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期待更多地方把“里子”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衡量标准,积极努力,克服困难,强化现有地下管网,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让城市更新这项民生工程经得住风雨的考验、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成为老百姓有口皆碑的民心工程。
改革关头勇者胜,勇气来自哪里?来自人民群众的期盼与支持,来自推动发展的责任和担当。坚持问题导向,找准改革突破口,不断探索创新,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定能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持续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吉金铸史,打开理解中华文脉之窗。与青铜器一样,陶瓷、玉器、漆器等,都是中华文明的“物化载体”,都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文明基因、文化密码。把它们保护好、研究好、利用好,就能更好展现生动、立体、有生命力的文化图景,让更多人拥抱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感知文脉赓续的深沉厚重。
一枝一叶总关情。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民情日记”做成“真情日记”“富民日记”,不断增加“民情日记”的实践厚度,不断拓展“民情日记”的服务广度,一定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众,共同绘就新时代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画卷。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构筑人才竞争优势。”本期大家谈选编3篇来稿,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集众智、汇众力。
中国制造企业的长板、优势,是在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不断开拓海外市场中积累起来的。坚持开放,鼓励合作,倡导共赢,是中国制造崛起的一个重要经验,也是中国品牌走向未来的一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