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我们要建成的科技强国,应当具有居于世界前列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支撑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整体跃升,增进人类福祉,推动全球发展。”面向未来,中国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以开放姿态同各国加强创新合作,让科技更好造福人类。
青年一代自信乐观、热情友好的阳光气质,离不开整个社会为年轻人创造出新出彩的机会。给予青年人更包容的环境、更有力的支持、更广阔的舞台,落实青年优先发展理念,给予青年人才更加友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他们一定会以蓬勃的创新创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力量。
乡村“古建游”的持续出圈,体现了人们对高品质精神文化产品的旺盛需求,有助于提升公众对文物古建的保护意识。当散布在广袤大地上的传统建筑迎来更多游客,让古老的建筑穿越时间与当代“对话”,我们的文化自信必将更为坚定,我们的历史文脉必将赓续绵长,焕发蓬勃生机。
中罗两国友谊基础深厚,合作潜力巨大,双方携手将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当前,中国正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包括罗马尼亚在内的世界各国带来更多机遇。以建交75周年为新起点,中方愿同罗方进一步巩固传统友谊,增进战略互信,推进互利合作,更好造福两国人民,推动中罗全面友好合作伙伴关系行稳致远。
消费旺,经济强。从国庆假期的活力地图中不难发现,这是一个处处充满生机、孕育希望的中国,涌动的热潮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生动印证“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及市场广阔、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等有利条件并未改变”。
中国坚持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将为世界现代化和全球发展繁荣注入强劲动力。相信一个开放发展的中国将继续携手各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持续以中国发展新成就为全球发展提供新机遇。
站在建交75周年新的历史起点上,中保关系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中方愿同保方在百年变局中携手前行,增进高层交往,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密切人文交流,推动中保战略伙伴关系走深走实,共同打造中保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
当前,消费日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力量。相信随着供给不断丰富、环境持续优化,群众多样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能够得到更好满足,为提升消费结构、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贡献更大力量。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延展,中国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艰巨繁重前所未有。前进道路不可能一马平川,必定会有艰难险阻,可能遇到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但我们坚信,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伐。只要14亿多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就一定能够书写更加绚丽精彩的新篇章。
历史长河波澜壮阔,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创造了今天的中国。向着新目标,奋楫再出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历史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历史主动,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应有贡献。
中国提出的一系列合作倡议具有中国特色、富含文化底蕴,与泰国等许多国家的发展政策非常契合。特别是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向世界传递了明确信息:中国致力于同各国共同建设和平带、繁荣路。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新征程上,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齐心协力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定能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将来黄河会变得更美,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一往无前的磅礴之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回首,是筚路蓝缕的非凡岁月;远望,是迈向复兴的光明图景;脚下,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每个人的辛勤付出,汇聚出75年来阔步向前的磅礴伟力,也必将凝聚起继续披荆斩棘的勇气和底气。
新的历史方位,新的奋斗征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凝心聚力、奋发进取,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