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近日,国家文物局揭晓了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推介案例名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推出的“文物+演绎+文创 创新博物馆资源活化利用”项目入选。该项目的核心《千年之语》是一部文物活化舞台剧,以现代科技与艺术引领观众探寻国宝文物的历史变迁。
青云山民俗游乐园位于安丘市区核心位置,是当地民众常去的市民公园之一。近两年,以推动景区服务焕新升级为目标,青云山民俗游乐园陆续打造非遗空间,整合景区内闲置房产,开辟非遗体验场所。
聚光灯下,中国杂技从未停下求索的脚步。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启动“中国杂技艺术创新工程”,重点扶持杂技剧和杂技节目。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中,不乏《时空之旅》、“冰秀演艺”、《长隆国际大马戏——魔幻传奇2》等杂技项目。
版画作品因其复数性得以广泛传播,这样的特性使得新馆也能收藏到许多重要版画作品。这也是本次馆藏作品展选择版画的原因之一。但是收藏方向选择版画并非客观条件限制下的妥协,而是结合本地文化特色的考量。
作为传统文化表征的中国水墨,在数十年的变革中踏上了现代艺术的创作旅程,从1978年至今的40多年间,由新文人画、实验水墨、新水墨画以及水墨艺术构成的历史演进,印证了这一媒介携带的精神文明因子,总能找到“绵延”的可能。
近年来,包括歌剧、音乐剧、交响乐、舞剧、话剧等在内的舞台艺术创作发展如火如荼,出现了一批令人关注的新作品,其中包括叫好又叫座的“出圈”作品。然而,诸多新作品中亦不乏形式大于内容之作,令人深思。
昆剧是中国雅文化的集大成者,将诗、乐、歌、舞、戏熔于一炉,“无声不歌,无动不舞”,婉转悠扬,经久传唱。有这样一部昆曲,20年来常演常新、好评不断,它就是青春版《牡丹亭》。从上世纪20年代的昆曲传习所,到如今在原址建起的苏州昆剧院,一代代昆曲人薪火相传,让昆曲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拥抱时代中不断绽放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