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丝绸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名片,从汉唐盛世到现代,江南一直是中国丝绸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这里的丝绸制品通过江南女子们卓越的绣工,浸染了水乡的灵韵,向世界传递着中华文化的精致与华丽。
1932年,一位32岁的青年建筑学者在动荡不安的年代,每周末前往江浙地区勘查江南园林,5年的时间里遍访江苏、浙江两省27个县市,勘查研究109处私家园林。
近日,科普特效影院行业高质量发展沙龙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举行。活动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与高校代表等,聚焦特效电影行业发展前沿,共同探讨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推动科技与电影融合发展。
壮族“三层楼”、京族“奥黛”、苗族“百鸟衣”……八桂大地,从春夏到秋冬,从城市到乡村,从北部湾到桂北山区,随处可见的设计精美、色彩绚丽的民族服饰,正在成为现代服装时尚潮流里的一道风景线。
在2024年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期间,长兴县文化馆围绕“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引导群众线上、线下广泛参与文化盛宴,推出“全民才艺秀”、“全民舞起来”广场舞比赛、“长艺课堂”艺术培训、非遗“四进”沉浸体验等10余项文化惠民活动,努力营造艺术无界、群众有感的文化氛围。
舞台表现中,平衡沉浸式体验与舞台调度审美是一大挑战。鉴于小剧场空间限制,主创团队在舞台美术与灯光上下功夫,既满足互动与表演需求,又符合舞美调度审美,为观众带来与众不同的舞台体验。
话剧《生命册》在全国巡演的过程中,收到的类似评价已不可胜数。近日,记者从陕西人民艺术剧院获悉,该剧经过评审遴选,成功入选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将于11月7日、8日在上海大剧院亮相。
近来,随着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4K全景声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上海戏剧学院“416女团”等持续成为热搜话题,戏曲火爆“出圈”,并凭借与新媒体的牵手,找到了更丰富的传播路径和年轻化的话语表达,吸引了一批观众的关注。
文化是“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最持久的竞争力,高浓度的历史因素是游客流连忘返的关键。如今,“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人气越来越旺,2023年入选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观剧人次突破1200万,其中85后观众占比达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