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20世纪40年代,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叶浅予完成了一个漫画家到国画家的身份转变,其作品的题材、画法、风格都出现了较大转折。
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以及对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的重视,使中国画的发展迎来了新机。
近年来,国风热潮持续升温,袄褂、襦裙、云肩、霞帔、簪花等各类新中式服饰百花争艳、轮番登场。
提到威尼斯画派,最大的特点便是明快丰富的色彩。
据了解,每年湖南省有200多家艺术培训机构参与“花儿朵朵开”活动,累计参与活动的青少年近6万人次,线上、线下累计观看人数约30万。
“戏曲表演走到群众之中,很接地气。”一位观众说。“昨晚买票看了演出,感觉很精彩。孩子回来后很兴奋,今天跟着主播再重温一遍。”网友“远过潇湘”说。
继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群舞《大河三彩》“破圈”之后,中国古典舞正在经历“寻古”热潮。
随着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直播已成为传承与传播文化艺术的重要桥梁。
元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流传至今,故事中的普救寺所在地山西省永济市也因此充满浪漫色彩。“有情人相会西厢下,红娘喜把鹊桥搭……”近日,蒲剧《西厢记》在永济人民剧院上演,悠悠唱腔带观众入梦西厢。
六山联手,万对联心。“名联咏名山”系列活动5月25日在广东观音山启动。
每逢假期,位于金延安景区的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每天演出3至4场,场场爆满。
今年以来,除了传统热门旅游目的地,也有不少小城市、县域和乡村旅游因“反向游”强劲增长。
近日,“铁骨画魂——芜湖铁画艺术精品展”在安徽省美术馆展出。
浮香、拂云、含笑、映日、吐蕊……
在展厅中央的巨幅书法《寒山子诗乱书》,由艺术家王冬龄为本次展览特别创作。
承接第一季的剧情,第二季随着范闲假死的谜团被层层剥开,剧集渐入佳境。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早在秦汉时期,中国就有与海外进行文化交往的历史记载。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文书、信札、经书、典籍、字帖范本等流向海外,吸引了众多使者前来学习。
自2014年首次举办至今,“花开敦煌”展览已走过10个春秋。今年,“花开敦煌”展览即将迈入第二个10年,常沙娜与敦煌莫高窟结缘也已逾80年。
用一座城赋能一部剧,在一部剧里读懂一座城。只有二者在精神上彼此契合、相互成就,作品才能气韵生动,这样的诗和远方才让观众心生向往。
丝绸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名片,从汉唐盛世到现代,江南一直是中国丝绸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这里的丝绸制品通过江南女子们卓越的绣工,浸染了水乡的灵韵,向世界传递着中华文化的精致与华丽。
作为千载独步的大文豪和艺术家,漫长的时光里,苏东坡的才华始终受到人们的尊崇。
一个荷包的故事,成就了一台经典好戏《锁麟囊》。
倾国倾城数百年,永乐宫依然吸引着世界的目光。目前,这里年游客接待量约四五十万人次,其中不乏海外华侨华人,以及来自法国、日本等地的游客。
80后艺术家米格尔·安赫尔·帕亚诺是一位在纽约长大、在中国生活了20多年的多米尼加裔美国人,能说一口流利的北京话。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扎根中国、放眼世界、引领未来的科学理论
臧安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