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已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意味着家庭教育正式纳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法治化管理轨道,国家对家庭教育的内容、实施办法、保障措施予以清晰的规定,意在扭转社会对家庭教育的偏见和误解,提高家庭教育的法治性和科学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就能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市场主体是一个重要内容。
2022年2月4日晚,举世瞩目的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冬奥会开幕。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运动再度携手,奏响全人类团结、和平、友谊的华美乐章。
2月4日晚,习近平主席出席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并宣布本届冬奥会开幕。开幕式现场,寓意团结和吉祥的中国结图案,渐渐幻化为“一起向未来”的中英文字样,表达着携手同行、共创未来的美好期许,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一起向未来”中所蕴含着的磅礴伟力,同样给人深刻启迪、思索和力量。
“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本科高校的建设,既是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耦合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选择。
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是党和国家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两个大局”实施的关键举措。近年来,在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方面,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西湖大学等高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十四五”时期,中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阶段,被视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窗口期。2020年开展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18.70%。预计2025年这一人数将突破3亿,2033年将突破4亿,2053年将达到4.87亿的峰值。
近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以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数字社会治理体系为主线,全面勾画了今后一段时期社会治理信息化的建设蓝图,对于加快推进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推动量合理增长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的稳步提升,当是今后一段时期外贸发展的重要任务。我们要保持好宏观政策的连续性与跨周期政策的有效衔接,解决好外贸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的平衡性问题,继续保持外贸“稳”与“进”的总体态势。
教育兴则国家兴,人才强则国家强。教育系统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抓住机遇、超前布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新型研究型大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发展导向。国家在当前发展阶段提出这一概念,既是国家战略需求的集中体现、加快构建高质量创新体系的现实需求,又是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的客观要求,更是大学组织结构演进的时代具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已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明确了政府、村(居)民委员会、学校(含幼儿园)等不同主体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作为该法一方主体的幼儿园,也有相应的法定权利、法定义务和法律责任,应“依法”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近年来,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总量、生均教育经费水平、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比等均有大幅提升。但是,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质量导向和公平意识仍显不足,不同办园体制普惠园的教育质量和财政投入存在较大差异。
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的演讲中指出:“全球低通胀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复合型通胀风险正在显现”。2021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普涨,多国物价上涨水平达到十余年来的最高点,通胀已成为威胁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风险。
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既是对“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具体落实,又与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充分衔接,是“十四五”时期指导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顶层设计,将加快推进我国交通强国建设,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即便我们一只脚已经迈入了数字经济时代,农业生产仍是工业的基础,而气候变化导致的农业生产波动,也依然体现在工业经济周期之中。在实现以无土栽培和人工光照技术为主的农业生产之前,农业该如何发展仍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核心问题。
2021年,中国外贸增长仍有显著的恢复性特征。展望2022年,散发新冠肺炎疫情、海运价格上涨等风险仍存,世界经济复苏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外贸企业在新的一年里留住订单、稳住市场,面临诸多挑战。
宣传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党领导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一部党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高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火炬,高举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奋斗发展史。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经济发展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色调”。其中,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成为数字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