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我们应支持有利于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产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以满足农民生产、生活和发展的多层次需求,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加快发展完善乡村创新体系。
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应是产业振兴的基础与底线,但是一旦粮食供应和高价值的农业产业链因为遭受各种灾害或市场风险而出现较大损失,不仅农业经营主体难以承受,消费者也难以接受供应不足带来的后果。因此,必须加快健全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做好应对预案,未雨绸缪。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拓展对外经贸合作。今年以来,稳增长政策靠前发力效果良好,随着更多稳外贸具体举措逐渐落地,全年外贸有望实现“保稳提质”。
阅读是个人之事,也是社会之事。在深入推进全民阅读的过程中,有必要抓好科普阅读这一重要抓手,大力营造科学氛围,开启科普大阅读时代,让更多人成为有情怀、有温度、有思想的阅读者乃至思考者。
我们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人民至上的理念落实到高等教育的具体工作中,为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作出更大贡献。
工信部等十部门不久前发布了《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这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优化资源空间配置和生产力布局、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迫切需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规制,提升监管能力,坚决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完善平台企业垄断认定、数据收集使用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靠共同奋斗,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要自觉主动缩小地区、城乡和收入差距,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煤炭的未来必须走出一条清洁高效利用的新路。实现低碳化利用需要变革性技术创新。要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推进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化开采,清洁、高效、低碳、集约化利用。在控制煤炭退出节奏的同时,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有助于保持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创新意识,相应的体制机制改革同样需要创新。如何进一步健全碳达峰碳中和市场化运行机制,更好地发挥市场化运行的价格、金融、财税、技术、标准等体制机制的作用,是避免将碳达峰碳中和长期目标短期化的有效手段。
“公平”和“质量”相互建构、互为尺度,成为新时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程中的最强音,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也成为数字化时代理想的教育图景。
我们要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在扎实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中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扩大高水平开放,多措并举稳定外贸,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大吸引外资力度。”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也重申:“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拓展对外经贸合作,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列为重要工作任务,提出一系列重大政策和实施举措。这是将“六稳”“六保”工作向纵深挺进的具体要求,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一条极其重要的经验体现。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需要多措并举。
“十个手指弹钢琴”是马克思主义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是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积累的重要经验之一。回答好当前我们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课题,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努力成为能“十个手指弹钢琴”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