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全面开启乡村振兴新时代。当前,站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关键时刻,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切实防止返贫和新致贫,建立健全防止返贫长效机制,既是巩固脱贫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衔接的有效途径,也是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路径。
从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现场回到家乡刺绣车间,看见绣娘们正在赶制产品,努力完成今年第一季度的刺绣订单。在一幅完工的样品中,牡丹盛放的图案红红火火、格外动人。我想,这不正是今天脱贫群众的生活写照吗?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传统的载体,彰显着民间的集体记忆、生活智慧和礼俗信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关乎文化血脉赓续、文化战略全局和民族复兴伟业。
高校思政课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价值观传播的重要阵地,必须及早进行高校思政课核心价值观传播方式的深入研究。目前国内高校在思政课教学中对新媒体传播方式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全面,对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特点、传播规律、反馈机制不够系统,系统性的传播方式变革与创新迫在眉睫。
物业矛盾不仅成为基层工作人员的沉重负担,更高度关乎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高效化解物业矛盾能有效减轻基层负担、提升生活质量和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近日,《人民日报》以《职教一人 就业一个 脱贫一家》为题,全面总结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帮助千万家庭实现脱贫的巨大成绩。文章视野开阔,数据翔实,多维度、全景式地展示了职业教育在点亮贫困家庭子女人生梦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改写贫困家庭命运等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在这场波澜壮阔、举世瞩目的脱贫攻坚战中,教育充分发挥出了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通过实施一系列教育脱贫攻坚战略举措,推动贫困地区教育面貌发生格局性变化,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得益于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庞大的消费市场,我国正在形成体量极大的数据资源“金库”,合理挖掘数据价值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服务国计民生的重要助力。同时,还要防范滥用数据资源、忽视数据安全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近日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十四五”时期,随着更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将承担更多艰巨任务。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着力在完善治理格局、健全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手段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效能。
2019年的5G商用正式宣告了5G时代的来临。在数字创意产业领域,5G“新基建”将赋能产业发展的新需求涌现、新场景应用、新模式变革、新价值重构,也将进一步拓展新业态培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