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总量上中国的GDP(折为人均)在2010-2020年十年间将基本达到再翻一番,同时在“社会政策托底”层面,最为代表性的关键事项即“十三五”开局时农村区域还存在的7千万贫困人口,于“精准扶贫”的贯彻落实之中,将宣告脱贫。那么,14亿人口的“全面小康”,意味着什么?
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大“六稳”工作力度,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揭榜挂帅”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热词之一。在提到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时,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实行重点攻关项目‘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那么,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到底是什么意思?该制度有何意义?如何运行?在具体实施中又有哪些难点?
要千方百计激发内需新增长点,强化投资对新需求与新供给衔接的有效支撑,突破一批反映智能消费趋势的核心、关键及共性技术的规模化商业应用,全力打造支撑万物互联的智能化新型基础设施网络及相应的市场形态。
在线经济是以互联网平台为核心,依托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智能交互技术,以线上资源整合带动线下生产、生活组织方式重构的一种新经济模式,对于传统经济形态具有颠覆性变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了最后冲刺和收官阶段。2020年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文章《迎难而上补齐短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弱项,重点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治理有效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现代化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出发,提出“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出自《诗经·大雅·文王》,原意是指周人建立的邦国虽然很古老,但它肩负的天命却在于革新。在近代一些学者的研究和释义中,通常被表达为旧邦新命,用以形容和阐释改革与创新的精神。
高质量发展需要大量创新人才、掌握高技术的人才,需要让发展惠及最大多数人。这就需要激发和调动政府、社会、市场、个人等多方面的积极性,构建确保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要消除阻碍劳动力公平、合理流动的障碍,构筑社会流动新的体制机制,促进人才有序流动。
在重视课堂这一核心育人载体的同时,要立足于导学关系,构建符合新时代研究生特点的“导学思政”体系,对于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工作目标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冲击了各国教育体系和教育方式,也暴露除了在线教育可能导致的教育不公平问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研究了各国应对疫情采取的在线教育措施以及各国教师使用在线教育手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