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一季度经济稳步增长

兰州新区厚植发展新优势

本报记者 董洪亮 银 燕    2025-05-09 08:23:03    人民日报

今年一季度,甘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18.7亿元,同比增长6.2%,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向上向好的积极态势。从产业协同到全链共生,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创新,一季度兰州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2%,多项核心指标增速为全省第一。

化工园区内机械轰鸣、厂房宽敞明亮、政务服务中心快速办结事项……近年来,兰州新区积极构建“3+2”现代产业体系,新能源新材料与装备制造深度融合,小型化重离子治疗装置研发成功并投产,产业集群从“单点突破”迈向“全链共生”。

天空湛蓝,在兰州新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德福新材料7万吨锂电铜箔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厚度仅4.5微米的铜箔成品正发往某头部电池企业。“我们的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已提升至15%,自主研发的技术打破国外垄断。”企业负责人张涛说。

在兰州泰基研发中心,科研团队正在调试新一代重离子医用治疗装置。“随着我们生产能力和研发测试能力稳步提升,模块化集成化程度提高,产品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转化周期缩短了40%。”兰州泰基公司副总经理杨文杰介绍。

近年来,兰州新区建成海亮新能源材料研究院等各类创新平台183个,推动533项科技成果实现落地,研发投入强度达3.75%,科技进步贡献率稳居全省前三。技术突破与产业需求的衔接,让新区创新生态成为经济增长的硬核引擎。

为打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兰州新区积极优化政务服务,推进“全域通办”,174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就近能办”,一般工业项目规划许可“即来即办”,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覆盖80%事项,区域评估成果共享为企业减负3000万元。

“16.5%的增速是系统性改革、全链升级与创新赋能的综合成果。”兰州新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陈舜栋表示。当前,随着重离子医疗、氢能储运等产业加速布局,兰州新区正以“硬科技+软环境”的双轮驱动,助力西部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09日 第 08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普惠托育,为年轻父母减负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