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中小学生法治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哈尔滨市公安局以“同守护,共成长”为主题,通过法治副校长进校园、应急处置演练、警示教育实践等形式,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活动,形成了警校协同的良好局面。
普法进校园 播撒安全种
全市公安机关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排头兵”作用,组织选派公安法治副校长、优秀民警深入校园,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制定法治安全教育课件。通过专题宣讲、主题班会等形式组织开展反欺凌、反暴力、反拐卖、防性侵、防交通事故等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对违法犯罪行为及危害后果的认识,增强学生珍爱生命、敬畏法律的安全素养和法治意识。
实践出真知 筑牢安全堤
为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全市公安机关联合学校开展应急处置演练,模拟火灾、地震、暴力袭击等场景,指导师生按照预定疏散路线快速、有序撤离。演练过程中,民警现场纠正疏散动作,讲解应急避险技巧,通过反复实操演练,切实增强师生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我防护本领,为校园安全筑牢防线。此外,指导学校完善“人防、物防、技防”体系,民警联合学校安保人员及教师,开展应急处突演练,详细指导盾牌、钢叉等警械使用技巧,提升校园应急处置能力。
案例在身边 敲响安全钟
全市公安机关深入辖区中小学,以“法治进校园”为主题,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形式,重点讲解了防范校园欺凌、电信诈骗、毒品危害等法律知识,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同时鼓励学生将知识带回家,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的辐射效应。开学以来,累计开展警示教育实践活动804次,教育学生明确法律底线和行为边界,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发生。(哈尔滨市公安局供稿)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