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宛城区红泥湾镇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聚焦“谋、防、控、治、宣”,全面发力,持续巩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成果,夯实平安建设和法治建设根基,为广大未成年人营造了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坚持“谋”为引,实化整改措施。深入学习省、市、区关于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指示与工作部署,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常务副组长的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全范围压实部门、村(社区)工作责任,把该工作与全面推动平安南阳建设、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深度融合。建立定期总结案事件的复盘机制,发挥各部门职能与专业优势,深入剖析研讨存在问题、加强防范管控措施、总结推广经验做法,联动形成合力及时解决难点问题。
坚持“防”为先,压实工作责任。将预防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中心重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认真落实“四位一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常态化对辖区未成年人进行全面摸排,联合派出所建立完善重点未成年人信息数据库,按照“一人一册”原则,强化压实乡村组三级包保责任,以“定期走访、帮扶帮教、提醒警示”的方式,重点抓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坚持“控”为要,开展教育引导。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乡村组、学校密切配合,紧扣家庭教育关键环节,走村入户开展‘控辍保学’家访活动,对厌学学生开展心理疏导、普及法律法规、消除厌学情绪,引导家长正确履行家庭教育的法律责任。结合反电诈“敲门行动”同步入户宣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心用情做好厌学学生教育引导工作,坚决守住“控辍保学”红线。
坚持“治”为基,净化社会环境。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定期进行校园及周边安全风险评估,开展安全知识与技能培训,紧盯重点场所巡查,统筹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力量全域摸排涉未成年人重点场所,依托“红镇护校护学岗”和“红袖标”夜间巡逻加强校园及周边社会治安防控。针对违法违规经营以及影响校园周边环境秩序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督促做好问题隐患整改和跟踪回访,切实解决隐患问题,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积极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坚持“宣”为重,深化思想认识。结合宛东战役遗址、宛城区烈士陵园等本地红色教育资源进行法治警示+爱国主义教育,累计开展各种形式的“送法进校园”和爱国主义宣讲活动8次,教育学生400余人次;以主流媒体为牵引,利用新媒体平台广泛推送、转载各类普法信息及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信息;聚焦重要节点,集中宣传、入村普法15次,涉及群众500余人,广泛开展与未成年人权益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活动,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延伸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目的。
相关负责人表示,红泥湾镇将坚持“预防为先、控辍保学、综合治理、宣传教育”的工作思路,持续完善“五位一体”的未成年人预防违法犯罪体系,引导未成年人树牢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切实有效预防和减少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红泥湾镇人民政府 赵东方)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