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时政 > 正文

于安玲代表——

让商品包装回归本身价值

本报记者 王 沛    2025-02-25 08:33:59    人民日报

走进商场,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济宁市乡村振兴事务中心副主任于安玲先看包装。“之前调研商品过度包装问题,跑了不少社区、商场和回收站,养成了‘职业病’。”她说。

2024年全国两会上,于安玲提出的《关于禁止商品过度包装的建议》,引起广泛关注。

在调研时,于安玲经常听到群众抱怨:“普通商品一经过精美包装,价格就会翻好几番。”于安玲对此也深有感触。为了调查商品过度包装的情况,她多次深入企业、市场、社区,实地摸底调研,充分收集整理意见建议,最终形成这份建议。

于安玲说:“一些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提高商品竞争力,不是在提高商品质量上下功夫,而是对商品过度包装。有的商品包装耗材过多、分量过重、体积过大、成本过高、装饰过于华丽,已经背离了商品本身的价值。”

于安玲认为,为了提高销量,对商品进行适当包装是必要的,但过度包装就是本末倒置,既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又浪费了资源,还会诱发奢侈之风,带坏社会风气。

这份建议提交后,很快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市场监管总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沟通后,及时给出答复;经过征求意见建议,又出具了书面答复。

市场监管总局提出,将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聚焦月饼、粽子、保健食品等商品,严格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进一步完善标准规范;进一步健全长效机制,积极推动将治理过度包装融入常态化监管执法;推动社会共治,提高经营者、消费者自觉抵制过度包装的观念和社会监督的参与度。

“国家有关部委高度重视这份建议,不仅落实在答复上,更落实在行动上。随着监管政策不断落地落细,商品过度包装现象已经有了好转。”于安玲说。

今年全国两会,于安玲带来了关于中小学生托管、国产大豆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建议。“群众的殷切期盼就是我的关注所在,我要继续发挥作用,积极建言献策。”于安玲说。

 

《人民日报》(2025年02月25日 第 06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不必要的会议材料这样被“砍掉”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