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时政 > 正文

刘建国委员——

法治教育呵护未成年人

本报记者 张 文    2025-03-03 09:49:31    人民日报

“您上次建议的社区法治课堂开课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一名社区干部发来信息,信息里附着10多名青少年在社区活动室围坐学习的照片,让刘建国露出欣慰的笑容。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律师协会会长,近年来,刘建国将调研重点放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领域。为摸清情况,他深入一线,走访了多个部门。在与一名因缺乏家庭监管而误入歧途的少年深谈后,他感慨:“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更是守护社会的未来。”

调研中,刘建国发现,部分学校法治教育流于形式,基层法官在“宽严相济”的尺度把握上存在困惑,专门学校建设也面临资源不足的困境。过去一年中,他走访了40多所学校和近20家司法机关,与200多名社工、家长和青少年促膝长谈。

在一所农村学校调研时,校长向刘建国坦言:“学校留守儿童多,但我们缺少法治教育的师资和司法部门的指导。”很快,刘建国联合当地妇联、社区发起“护苗行动”,组织律师志愿者在宁夏农村地区开展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疏导和法律援助的活动。

刘建国还积极参与和推动帮教工作,鼓励、帮助了不少涉罪青少年在服刑期满后重返生活正轨。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共同构建防护网。”今年全国两会,刘建国计划提交关于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联动机制及推动专门学校建设的提案。

 

记者手记

脚下沾泥  心中有光

从法庭到基层,从提案到实践,刘建国始终关注民生民情与法治建设,让法治之光照亮更多社会生活的细微之处。

刘建国用行动印证:履职尽责,需脚下沾泥、心中有光;法治进步,需扎根现实、温情呵护。

 

《人民日报》(2025年03月03日 第 04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助推小浆果长成大产业
下一篇:传承非遗守护文化根脉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