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当传统村落遇上儿童文学

浙江日报记者 金春华    2025-05-15 08:12:43    人民日报

村里的梯田被改造成“快乐农场”,台阶、过道等设施进行“适小化”改造,专业团队和村民一起排练儿童剧……“六一”临近,地处浙南山区的丽水市云和县安溪畲族乡黄处村,正变成“儿童乐园”。

黄处村有430多年历史,是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这里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禀赋都不错,但想闯出名堂,还得有‘人无我有’的特色。”派驻该村的浙江省文化特派员徐达说。

转变发生在两年前。云和县和浙江师范大学成为结对单位,双方选中黄处村,以儿童文学为突破口,探索村庄发展新路径。

团队策划“儿童诗歌大赛”“绘本创作大赛”等活动,吸引孩子们参加。“在这里,我第一次演童话剧,太有趣了。”云和县实验小学二年级学生陈瑶说。

漫步村中,儿童文学馆、童话美术馆等多个新建的公共空间十分醒目。“这些都是由原有建筑改造而来,村里处处可以成为课堂和乐园。”黄处村党支部书记王伟强说。

村民纷纷参与进来,或提供物料、场地,或“本色参演”。年过七旬的村民钟三奶教孩子们唱山歌;85后村民雷伟芳回村组织活动;00后大学生钟雯雯辞去县里玩具厂的工作,回村参与村庄运营……“这是孩子们的,也是我们村的大舞台。”雷伟芳说。

“‘传统村落+儿童村’的IP,预计可带动村集体年增收20余万元,带动相关就业人员年增收5万元以上。”王伟强说。

(陈雅雯参与采写)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15日 第 10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深耕语言文字之美,点亮阅读新生态下的核心素养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