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我们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只有充分激发创新意识、不断破除妨碍改革发展的思维定势,持续深化理论、制度、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变革和创新,才能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
为保障新业态从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更好发挥新就业形态在稳就业保民生中的作用,我国出台《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明确新业态从业劳动者权益保障责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相关政策。
为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要求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支撑。
我国民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要坚持在发展中不断改善和保障民生,聚焦社会救助这一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实现弱有所扶、困有所助、难有所帮,切实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近年来,大数据在政府治理活动中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推动政府治理方式不断创新,有力促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要进一步推动大数据与政府治理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大数据赋能作用,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为在新阶段促进共同富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
文明的形态多种多样,在不同地域有不同表现。对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探究是一个既复杂又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把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同科技手段有机结合起来,需要综合把握物质、精神和社会关系形态等因素。
今年《求是》杂志第11期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文章指出,要大力宣传绿色文明,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脱贫攻坚战中,驻村第一书记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应当继续选派一批优秀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强村富民。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建设的“触手”是银行,金融的“活水”依靠银行为乡村注入。依靠金融“活水”可以顺利推进乡村振兴,着力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不断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有效促进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