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日前,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年轻人的失业率偏高,5月份16—24岁年轻人的失业率是18.4%,比上月上升了0.2个百分点。随着毕业季的到来,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就业压力,对此需要高度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传统农事节气是我国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科学的内涵和丰富的文化价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可以充分挖掘和发挥传统农事节气文化的重要价值,使其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向度、发展路径,对于新征程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有为的市场监管有助于消除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规制不正当竞争,打通制约国民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是推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客观需要与重要保障。
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是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领域,是构建卫生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载体。
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见证。革命老区大部分位于多省交界地区,且多为山区,人口数量多,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至今仍属于欠发达地区。在我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布局中,革命老区将是难点区域和主战场之一。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当前,数字乡村建设正在加速推进,不断促成乡村文化样态、文化场景、文化产业、文化主体等的深层次变革,将乡村文化振兴带入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随着重大项目风险复杂性的增加和新特征的出现,传统工程视域下的风险管理能力已无法完全适应共建“一带一路”的现实需求,迫切需要进行风险管理范式变革,即从传统工程风险管控转向风险系统复杂性治理。这其中,三个能力至关重要。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新发展阶段要着力推动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对此,我们要有深刻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当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各种“超预期”因素持续扰动,打好市场主体纾困战至关重要。这是党中央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稳经济、稳预期的重要部署。
近年来,不少地方尤其是毗邻地区,积极开展生态区域协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仍有一些地方受本位主义思想束缚,以及行政壁垒、治理能力、财政水平等因素制约,在环境治理方面一味“自扫门前雪”,阻碍了区域生态环境的治理进程,影响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大局。
当前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正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各类智慧城市应用已取得显著成效。如在线挂号、扫码就诊、自助缴费缓解了百姓就医难的问题,电子交警、潮汐分流、智能停车等大大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实时公交、刷码乘车也极大方便了百姓出行,健康码和大数据行程卡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集成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增强文化的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意见》言简意赅地指明了当今文化和科技融合的重点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