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我们既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做好当前经济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又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方面,是我国把握产业变革趋势、适应经济发展实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更好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需重点关注“全”“稳”“高”这三个关键词。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部门,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系统深入阐发了人类所处文化世界中若干关系的科学内涵,对于科学理性对待传统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启示。
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这是国家积极应对互联网快速发展给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厚植数字时代文化自信的高度,对国家文化数字化作出的战略部署。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按照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的目标要求,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在国际粮价大幅波动、全球粮食危机苗头再起的背景下,建立全产业链条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至关重要。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群是影响最广泛的推动力量,不但不断催生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而且作为通用目的技术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加速渗透融合,使其他产业领域产生颠覆性变革,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快速推进,数字经济正成为世界各国最具活力、增速最快的新动能。
人口事件是长周期事件,人口现象演变为人口问题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一旦人口问题显现,往往已经错过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因此,对人口趋势的认识需要有远见,对问题的预警和解决方案要有足够的提前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
回顾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之路。这条路之所以走得通、走得对、走得稳,就是因为它既遵循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又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进行独立自主的探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生态资源是维护生态系统安全、提供生态服务功能、保障生态宜居的基础要素。笔者认为,摸清生态资源家底、明确生态资源权利主体、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标准、推动政府和有效市场结合、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机制,对于加快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基本原则。农村要发展,根本要依靠亿万农民。要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充分发挥亿万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推动数字经济与农业产业化融合发展,对提升县域农业产业链发展质量、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形成县域工农互促、城乡互补的格局颇有意义。以前我们讲农业数字化,更多是在消费端,并没有打通整个产业链,在县域内形成数字化全产业链。不过在实践中,这种局限正呈现出被逐渐破解的趋势。
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要让数据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就必须建设高效运作的数据要素市场。更好地培育数据市场,进一步提升数据要素的利用效率,必须加快相关的制度建设,解决好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领域的规则问题。
4月2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做好经济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至关重要。
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对我国科技伦理治理工作作出顶层设计。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对于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十个明确”系统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内容,其中之一是“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就主动顺应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趋势,充分释放数字化发展红利,全面开创数字政府建设新局面作出部署,为我国数字政府建设指明了方向,是数字技术赋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