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
rmzk001@163.com10月27日,在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参观“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览。《清明上河图》、亚醜方尊、金瓯永固杯……从这场展览,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瑰宝的展示,更领略到一个古老国度对文化发展、文明赓续的深刻认知。
“开放是亚太合作的生命线。”擘画亚太合作,习近平主席曾作出这一重要论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举行在即,地区各方思考如何在动荡国际形势下应变局、谋未来,中国理念的引领价值进一步彰显。
举一纲而万目张。从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鲜明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总书记擘画新疆发展新蓝图,对这条主线的强调和重视,一以贯之。
这些年,对口援疆工作投入资金之巨、参与人员之多、覆盖领域之广、取得成效之大前所未有。援疆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背后彰显的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是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10年前,总书记为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题写“建设美丽新疆 共圆祖国梦想”贺匾。这份对新疆的殷殷期待,指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镶嵌在祖国西北的这颗璀璨明珠,何以如此重要?
从1949年第一次大阅兵,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阅兵现场。我们可以告慰先辈:飞机不用再飞第二遍。这盛世,如您所愿!
这次天津峰会,习近平主席将同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聚首海河之滨。风云际会中,上合组织何以发展壮大?历史十字路口,“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将为世界带来什么?时间的回响中,有一份答案。
中华民族发展史作为中国史的一部分,是了解中华民族交融汇聚、多元一体历史的基础。加强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对于引导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沿革,对于中华民族交融汇聚、多元一体的发展历史有着深刻的洞见。
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拉萨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后,乘专机返回北京。洁白的哈达,五彩的花束,飘扬的红旗……在拉萨市区和机场,各族群众热情欢送总书记,“扎西德勒”“一路平安”,雪域儿女的声声祝福,道出对总书记的深情!
跨越10年,3块贺匾,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殷期许,饱含着总书记对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深切牵挂、对西藏美好未来的良好祝愿。从中,也能领悟到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深刻内涵。
2021年那次进藏,见到晒成古铜色的援藏干部们,总书记十分动情:“援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崇高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优势。缺氧不缺精神,这个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你们在高原上,精神是高于高原的。”“高于高原”的这重精神,如何去理解?
2005年8月15日,浙江安吉余村,一个曾经因矿山开采而粉尘蔽日的村庄,迎来了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调研。面对当地关停矿山、绿色转型的艰辛探索,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句朴素的话语,如惊雷穿透发展迷雾,改写了中国乃至人类现代化的逻辑与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