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届广西专利奖获奖名单出炉,39项专利成果脱颖而出,摘得殊荣。这是广西大力打造知识产权强区的一个有力举措。近年来,广西通过实施“知识产权赋能创新”行动,积极推进特色型知识产权强区建设,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转化效益和创新发展环境,跑出了知识产权强区建设“加速度”,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广西持续推动知识产权强区建设,助力企业实现“知产”变“资产”。玉林市德高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玉林受理窗口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德高机械取得了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证,累计获得金融机构约600万元的商标质押贷款。“商标质押得到的资金支持了企业发展,包括生产线的提升、厂房的建设、设备的升级,推动了产值产量的提升,把生产高效推进。”玉林德高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德高介绍。
近年来, 玉林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积极引导经营主体及组织开展商标注册申请。玉林市场监督管理局还联合相关部门举办政银企合作活动,搭建银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接平台,助力企业融资。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玉林受理窗口工作人员陈婷婷介绍,截至目前,玉林受理窗口累计受理各类商标业务近2500件。“根据企业与银行的对接意向,玉林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落地生效。2024年,玉林全市商标质权登记担保债权数额3.18亿元,居广西全区首位。”
通过实施“知识产权赋能创新”行动,截至2024年末,广西全区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79件,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148亿元,均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泽表示,眼下,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广西不能缺席、不能落后。广西将聚焦服务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建设,深入实施“知识产权赋能创新”行动,吸引国内外人工智能研发人才和创新产品向广西汇聚,面向东盟推广应用,实现人工智能全产业链跨境协同发展。
通过深入实施“知识产权赋能创新”行动,广西加快构建知识产权“党政产学研金法市”一体化创造运用保护机制,强化“专利转化+标准+认证+商标+市场拓展”有机结合,依托广西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加快建设知识产权科技创新成果融合发展工作站,力争实现自治区高校全覆盖。
据了解,下一步,广西知识产权部门将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等重点任务,进一步深入实施“知识产权赋能创新”行动。
(责编: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