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历史车轮不能倒退,人类决不能重回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化生产普遍存在的今天,全球南方国家是世界经济的重要贡献者,也是捍卫国际经贸规则和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力量。任何开历史倒车的企图,都必将以失败告终。
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不少困难,但我国经济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发展前景长期看好。包括“工程师红利”在内的硬核优势,就是我们的底气和韧性所在。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知难而进、愈战愈勇,新时代中国“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纪录片是对时代的记录,也是给未来的礼物。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非常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为纪录片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题材和无比丰厚的土壤。立足真实情况,展现真实面貌,注入真实情感,与时代同行的纪录片,定能更好呈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塑造更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政银企三方协同,既是机制创新的关键,也是未来深化的方向。不断强化政策衔接、数据共享与风险共担,推动银企对接“高速路”从“通车”向“扩能”升级,才能让金融活水持续滋养小微企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无论是传统医学还是人工智能应用于医学,目的都应该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期待法律规范与政策支持同步到位,让行业技术更为成熟,推动人工智能更好服务人民健康。
“我看到了未来,它不在美国。”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近日的论断,道出了美国有识之士的普遍担忧:大搞“美国优先”并不会“让美国再次伟大”,美国以邻为壑的经济霸凌行径,终将演变为一场反噬自身的政治经济危机。
发展到今天,“低垂的果子”已经摘完了。想收获更多更大的发展果实,离不开创新发展,这就尤其需要大胆设想与小心求证的有机统一。前进道路上,坚持“假设—验证—修正—再假设”,定能推动认识不断深化,创新不断落地,发展不断向前。
风景不只在山川湖海,也在柴米油盐、瓜果蔬菜中。那些沾着土的萝卜青菜、泛着光的鲜鱼虾蟹,便是写给生活的浪漫诗行。当年轻人举着手机穿行于菜摊之间,在扫码支付与讨价还价交织的喧闹中,一幅热气腾腾、生机勃勃的生活画卷徐徐展开。
非遗正青春,不只有《蜀山剑气》,《只此青绿》、《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国传统建筑创演秀《栋梁》等无不如此。从非遗中汲取创作灵感,进行年轻化表达,就能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更多人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