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近年来,新疆紧紧围绕打造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目标,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小麦、玉米创9项全国大面积单产纪录,建成全国首个百万亩级玉米“吨粮田”,水产品产量稳居西北五省区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居全国第二位。
一盆小小的绿植,如何从寻常植物变成网红单品,又会给乡村和乡亲们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变化与实惠?这背后,不仅是经营模式的创新,更蕴含着农业多种功能与多元价值实现的新路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城市里的绿植花卉店与乡村里的苗圃种植基地,从这片“绿叶”背后解读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密码”。
近日,江西进贤县北良智慧农场的2000亩黑芝麻田进入收割期。连绵起伏的田野间,齐腰高的芝麻秆缀满饱满蒴果,在秋风中泛起褐色波浪。随着捡晒机轰鸣着驶过,芝麻秆整齐倒下,人们紧随其后进行捆扎作业。
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在重视资源开发、利用、治理的同时,更加注重水资源的配置、节约、保护,解决了事关长远发展的难题,更多戈壁荒滩成为沙海绿洲、沃土新城。
智能扦检系统精准取样、智慧监测助力绿色优储、机器人协作平整粮堆……从入库、存储、平仓、分选到加工,粮食产后环节加速迈向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近日记者深入多个省份,看新技术如何守好大国粮仓。
近年来,我国新茶饮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新茶饮委员会联合美团新餐饮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今年国内新茶饮消费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记者采访发现,新茶饮喝法“七十二变”,映射消费新趋势,也藏着促进农产品消费的密码。
8月26日,走进福建永安市洪田镇水西村,田野间一片生机盎然。如网的瓜架上,翠绿的藤蔓顺着支架向上攀爬,浓密的叶片间,一个个圆滚滚的“空中西瓜”悬垂其间。瓜农们穿梭于瓜架间,正忙活着采摘成熟的西瓜。
高淼洁年近40岁,是土生土长的阳山镇桃园村人,大学毕业后在市区一家连锁企业做人力资源工作,5年前辞职回乡专门做起了水蜜桃产业。“父母眼看快70岁了,水蜜桃之乡特别需要年轻人,何况我这阳山女儿也真心热爱桃乡。”高淼洁爽朗笑道。
同时也应看到,客观上总会有个别群众因病、因灾等导致出现返贫致贫风险,如何进一步精准监测、精准识别、精准帮扶?脱贫的兜底如何“固若金汤”?近日,记者深入三省七县20多个脱贫村调研,探访地方实践探索,倾听基层干部和脱贫群众的期盼。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深入脱贫地区,走阡陌、访农家。我们发现,从“盼”到“拼”,从“谋生计”到“谋发展”,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全面激活,正不断汇聚成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澎湃力量。就像采访中的一位村干部所言:“大伙儿的精气神提起来了!”
8月15日,由共青团南昌市委、南昌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举办的2025年第一期乡村振兴青年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在江西凤凰村培训基地正式开班。
看似普通的棉花,实际是一座“全能宝藏”。借助植物合成生物学技术,科学家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挖掘棉花价值。本期“瞰前沿”我们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研究员杨作仁,请他为我们揭秘棉花的“隐藏技能”。
近日,记者在山东省滨州市采访时发现,从田间“出发”的一粒小麦,“走过”加工流水线,能“变身”600多种产品。这个故事,从一片曾经荒芜的盐碱地开始,走出了一条科技赋能、全链增值、反哺土地的路径。
近日,在广西贺州市八步区莲塘镇上寺村,随着植保无人机、旋耕机、水稻覆膜插秧机等数10台农业机械分片、分区联合作业,不一会儿原本光秃秃的水田里便长出了绿油油的秧苗。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最后一年。在广大脱贫地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得怎样?乡村全面振兴衔接推进如何?脱贫群众的生产生活还好吗?他们有哪些新期盼?
近期,多地出现强降雨天气,一些地方出现农田被淹,农房、农机受损等情况。应对极端天气,保险能为农户提供哪些保障?目前理赔情况如何?怎样进一步提升承保理赔服务质效?近日,记者采访了专家以及金融监管部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保险机构有关负责人。
初秋的阳光洒在群山环抱的福建永安市青水畲族乡柯山畲族村,崖壁间错落有致的蜂箱旁,金黄的巢脾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老蜂农邱诗永正小心翼翼地割下蜜脾,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去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突破1600亿斤,同比增长42.7亿斤,总产量、净增量均居全国第一。近日,记者随全国妇联“我们的盛会”主题调研行活动来到黑龙江,见证黑土地上的巾帼农人用汗水与智慧守护大国粮仓,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关于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的通知》,从五大方面细化15条政策举措,建立以省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为核心的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
2022年起,七灶村积极打造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乡村全面振兴只靠政府‘输血’行不通,必须‘造血’才能可持续,所以我们希望与社会组织合作。”七灶村党总支书记朱庆华说。那时,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希望利用专业优势,参与乡村全面振兴、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