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
rmzk001@163.com刘梅珍的工作,就是让这捧沉默的泥土开口说话。这里没有飞速旋转的拉坯机,只有最古老的手艺——泥条盘筑。她将泥土搓成均匀的长条,一圈,又一圈,用指尖的温度将它们盘绕、黏合,器物便在手中慢慢“生长”起来。
30多年来,亚太地区人均收入翻了两番还要多,10亿人口成功脱贫,地区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额分别占全球超六成和近一半,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达七成。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亚太奇迹”背后的原因:亚太的成功源于我们始终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源于我们始终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和开放的区域主义,源于我们始终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坚持互利共赢和相互成就。
此次经贸磋商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成果来之不易,也再次表明中美两国之间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广阔合作空间。即便有分歧,中美两国也可以在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妥善处理,找到正确的相处之道。
中国曾两次主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习近平主席出席了2013年以来的历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传递着始终如一的坚定声音:“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将扎根亚太、建设亚太、造福亚太。”
习近平主席多次讲,“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这些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系列重大倡议主张,深化亚太国家间合作,促进亚太经济普惠包容发展,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亚太经合组织自1989年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涵盖21个经济体的重要区域合作平台,其贸易总额约占全球一半。从政策协同到成果共享,亚太经合组织始终致力于增进亚太地区的民生福祉。今天,国际视线聚焦即将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让我们共同期待。

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PEC)即将在韩国庆州举行。朴晙莹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讲述了他与习近平主席的交往故事,在他眼中,“习主席心中始终装着人民”。
在韩国,什么中国美食最具人气?提起中国,韩国民众会想起什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届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即将在韩国庆州举行,人民日报记者走进韩国街头巷尾,寻找那些融入当地日常的中国印记。
“中韩都是亚洲重要国家,中韩两国人民生于斯、长于斯。”习近平赴韩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一起重温习主席2014年在韩国的这段演讲。
“地瓜的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但它的块茎始终长在根基位置”。APEC上,习近平曾以“地瓜”为喻,宣告中国将始终扎根亚太、建设亚太、造福亚太。
从“敢为天下先”到“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一个“敢”字道出了风雨无阻的勇气、逢山开路的担当、开拓进取的智慧。未来,一个绿色创新活力奔涌的亚太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