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筋斗云:小米汽车致歉,我们如何追上创新的“大马力”

筋斗云    2025-05-09 08:41:35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

此前,小米SU7Ultra车主发现,更新车机版本后,1548匹马力被禁用。小米汽车深夜致歉,暂停更新并承诺解决问题。

超大马力可能威胁驾驶和道路安全,限制马力输出又要背负货不对板、违反契约精神的“骂名”,两难之间,企业难怪会进退失据。

能让用户以较低价格感受高品质汽车性能,确实了不起。但任何产品都需实现用户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绝大多数时候,企业为用户带来好产品好服务,就是在创造社会价值。但两者如有冲突,当然应优先考量更大范围的公共福祉,这是价值排序的必然选择,也彰显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回望工业社会一路走来,任何一项成熟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离不开两个先决条件:一是能够产业化,让大家用得起;二是不能对公共安全和秩序造成危害。今天,无人驾驶、低空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已取得相当突破,之所以还没广泛应用,不是因为太贵,就是因为安全性还无法全面保障。由此可见,创新贵在技术突破,但应用要谨防负外部性溢出。

创新落地的过程,本身就是“突破,被规范;再突破,再规范”的过程。当汽车被发明出来,全新的交通规则旋即应运而生;当互联网蓬勃兴起,虚拟空间的法律规范亦如约而至。新技术、新事物打开陌生领域、带来新的风险,或许棘手,但我们不必惊慌。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发展中的问题,积极妥善应对,哪有驯服不了的“野马”,哪有吃不到嘴里的创新果实。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当老邮票遇到《人民日报》 中俄青年互换礼物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