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国家所需,青年所向。在建设科技强国的征程上,青年科技人员应该向哪里冲锋?又应该如何攻坚克难?在五四青年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采访了不同领域的优秀青年科技人员和团队代表,请他们来给出答案。
“吉利汽车、比亚迪、富士康、顺丰……Walker S系列已进入许多工厂实训。摸索10余年,我们终于迎来了新发展,已获得超过500台的意向订单。”优必选创始人周剑介绍。记者跟随优必选人形机器人,探访它们的进厂“打工”之路。
科技新概念、新成果,如何迈向市场化、产业化?概念验证,是最初的“关键一公里”。去年和今年,江苏立项支持建设两批共20家省级概念验证中心,为科技成果转化“把脉助产”,有效地引导了一批科创团队找准大方向、开辟新赛道。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就“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在四川省广汉市的三星堆研究院,着力科技与考古融合,让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化瑰宝,面向公众说出了它的故事。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贺永教授团队联合全球100余家机构,成功构建全球首个覆盖人类全生命周期的大脑功能网络参考图谱,有望用于全年龄段的脑健康数字化评估,标志着我国在脑科学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相关成果作为封面论文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
“高冷”的黑洞,总不缺乏热切的关注目光。黑洞的背后有什么?自身不发光的黑洞,如何被“看见”和“听见”?黑洞会引发“时空涟漪”吗?对黑洞的好奇和认知,牵引着人类对宇宙“进化”的无限好奇。当我们凝视黑洞,看到的不仅是宇宙奇观,更是人类求索的勇气与不断刷新的科技标尺。
很多人都听说过“空中加油”:飞机在空中补充燃料,边飞边加油,提高续航能力。现在,天空中有“续航焦虑”的还有无人机。近年来,无人机在高空拍摄、地貌测绘、农业植保、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领域大显身手。那么,无人机能否实现“边飞边充电”呢?
记者10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新发现矿种公告》,高纯石英矿正式成为我国新的法定矿种。高纯石英是半导体、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必不可缺的关键基础材料,新矿种的设立,将对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产生积极影响。
前不久,“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宋画大展”在此启幕。此次展览不仅汇聚了1685件宋代(含五代、辽、金)及敦煌藏经洞、黑水城出土同时期绘画高清打样稿档案,还引入了12件(组)3D打印的石窟龛像及沉浸式数字空间,呈现了一场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的跨时空对话。
“頔”寓意美好、“燊”表示炽盛、“鋆”意为金子……古籍里的这些生僻字,曾因无法输入电脑,给文化传承、学术研究,乃至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不便。数字时代,如何让汉语言文字更完整地活跃在“云”端?
从天空走呢?廖胜凯介绍,利用卫星平台进行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可有效克服地面光纤链路限制。研究团队成功突破了低成本小型化诱骗态量子光源技术、复合激光通信的实时密钥提取技术、基于卫星姿控的高精度跟瞄等关键技术,完成星载量子密钥分发载荷、量子微纳卫星平台研制,密钥生成时效性由数天时间完成提高到单轨实时成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