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的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战略和规划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将党中央关于健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体系的战略考量、规定要求和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这一重要论述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用大历史观、大文明观的视野观照中国式现代化,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何以中国、何以现代、何以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问题。
新时代以来,中国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成功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征程上,中国将与时俱进,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统筹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水平安全,统筹全球发展和全球安全,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标志性改革举措,有利于通过改革激发各类企业创新活力,通过优化治理提升企业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从而增强中国经济的韧性与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对做好新时代青少年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大部署。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继承弘扬宋庆龄“缔造未来”理念,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
在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当下,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特质弥足珍贵。这也是以物载道,讲述中华文明远航世界故事的初衷:以文明对话打破偏见,以文化共鸣化解隔阂,让承载5000多年智慧的东方之舟,继续在文明的星河中扬帆远行。
各级党组织要精心组织实施,推动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学习好运用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一体推进学查改,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保障。
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作为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中国与欧盟加强合作具有战略意义和世界影响。推动中欧关系向好、向前发展,将为中欧人民带来更大福祉,为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随着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出现,青年群体的消费能力、消费理念、消费模式等对消费市场的影响持续加大。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14—35周岁青年人口约4亿。持续释放青年群体消费潜力,更好满足青年群体消费需求,能够有效带动消费市场创新升级,助力内需潜力释放。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中华民族早已从存亡绝续的危难关头,走上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无论台湾岛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外部势力如何捣乱,中国终将统一、也必将统一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民进党当局和个别国家应立即停止“倚外谋独”“以台制华”的戏码,一个中国原则才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唯一选择。
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又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以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释放经济发展潜力,实现经济稳定和高质量发展。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持续完善体制机制,优化创新生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大力推动先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更好赋能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国防科技工业高质量发展。
展望未来,只要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坚守合作初心,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和平台优势,坚持开放合作,完善融通格局,深化数字经济、绿色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打造更多新质生产力合作高地,就一定能在新的起点实现更高水平的合作共赢。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携手打造互利共赢的跨区域合作典范,将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为促进中欧关系发展和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