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这是“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重要举措。
产业融合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是全球经济增长和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同时也反映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消费升级对产业发展演进的深刻影响。我国高度重视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并将其作为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和消费国,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纤维消费总量约3000万吨,人均纤维消费量约22.4公斤。有二手交易平台调研显示,我国普通家庭一年产生的闲置旧衣服重达30公斤。但是,目前我国废旧纺织品再生利用率只有20%左右,旧衣服交易和可再生利用的并不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一流的人才培养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没有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建设一流大学就缺乏根基;一流的人才培养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重要支撑,人才培养作为知识积累和传承创新的过程,客观上有助于促进学科发展分化与交叉融合,推进学科知识体系更新和学科布局优化。
当下,时代新要求、传播新技术和媒介新格局相互交织,对主流媒体正确引导舆论、引领价值取向和协调社会关系,以及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同时也创造了新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共同富裕的问题,不断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新道路。我国在持续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同时,已经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那么,什么是幸福呢?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给出的答案,可谓千差万别:有人把香车宝马、锦衣玉食视为幸福,有人把升官发财、光宗耀祖视为幸福……这些都没能跳出物质的、狭隘的、利己的局限。相比之下,共产党人的幸福观更为博大、崇高和隽永。
我们必须明确资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既要辩证地、历史地、发展地看待各类资本的积极作用;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资本无序扩张的危害,积极发挥制度优势,提高资本治理效能,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
今年4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近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出货币金融政策等六方面33项具体措施,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近日,教育部强调各地各高校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诱导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对任何形式的就业统计弄虚作假行为,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这“四不准”的纪律要求,正是针对目前部分高校就业率“注水”、学生“被就业”这一乱象出台的,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点赞。
数字技术嵌合、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历史趋势看,数字化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持续、深刻推动社会全面发展。随着数字中国、数字乡村战略的确定和推进,中国数字化的发展场域正在逐渐地从城市拓展到乡村。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兴起、普及以及数字技术的快速更迭,由数字产品、数字服务、数字技术、数据信息为标的物的数字贸易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强,成为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怎样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等重大问题,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近年来,一大批优秀的红色主题沉浸式党课、艺术作品、展馆展厅、教育基地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渐成规模。这些沉浸式体验内容为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加强党员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赢得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认可与喜爱,值得关注和研究。
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奠定了思想基础,为凝聚磅礴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
近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明确提出要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在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前提下设立“红绿灯”,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以公平竞争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用好平台经济,把平台经济纳入当前稳经济的大局中,可说是题中应有之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始终是党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要求。实践证明,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对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