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只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快落实已确定的政策,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不断优化政策组合,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就能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4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这为做好下一阶段的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扬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的重要论断,对于我们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独特优势,深刻理解党创造伟大成就的制胜秘笈,牢记新时代新征程上全党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自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来,新基建多次出现在中央决策部署中,并成为常态化防疫阶段各地推动经济复苏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新基建投资计划,“十四五”全国投资规模或将超过15万亿元。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党和人民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大战略任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时代新人践行使命担当注入精神动力。
实现消费高质量增长,必须依托健全的市场体系和有效的市场制度,既要着眼当前,促进消费尽快恢复增长,同时也要面向长远,推动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更是实现消费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基础性保障。
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涉短视频著作权案件审理情况报告》,全面梳理了北京互联网法院自建院以来涉短视频的著作权案件,通过分析案件特点及成因、总结裁判要点及规则,为规范化解此类纠纷、引导短视频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指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把握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新内涵新要求,与时俱进地多维度拓展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
今年家庭教育学术年会的主题定为“家庭教育与美好生活”,与会专家围绕家庭教育的本质、家庭教育与美好生活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追溯和思考,对我国家庭教育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也进行了深入讨论。在当前家庭教育进入法治时代的大背景下,这样的探讨和交流有着非常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今年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不仅是一部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文本,也是一部生活化的家庭教育普及读本,值得广大父母认真学习。这部法律不仅充分论述了家庭教育的任务、原则、内容等,对于家庭教育的具体方式方法也提出了明确而详细的要求,非常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一场突如其来且旷日持久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生活的平静,让我们习以为常的美好生活遇到了巨大挑战,我们不能再尽情享受美食美景,不能再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与影响。可以说,疫情让美好生活的外延变窄了,但从某种角度为家庭教育回归初心提供了契机。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们跨省游、出境游等长途旅行受限,取而代之的是周边游、微旅行等概念。这其中,露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度,既满足了消费者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需求,又让艰难谋生的从业者看到了机遇。露营会是旅游业逆势发展的一扇窗吗?露营行业是好的商业选择吗?
财政支农,关键要提高政策效能,与产业同频共振,从而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提高农业补贴效能,要在稳存量基础上着力优增量,把激励性补贴与功能性补贴相结合。同时,地方也要加大“三农”投入,财政再困难也要优先保证农业支出。此外,财政要与金融、保险协调联动,从而帮助农民抵御风险。
县城是城乡融合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关键枢纽,在我国未来城镇化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筒称《意见》,指明了县域城镇化发展方向,将在“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影响县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上世纪90年代初,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科学谋划实施“3820”战略工程,提出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海上福州”“现代化国际城市”等战略,引领福州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先行实践。
只有加速构建新的制度规则、形成新的秩序,才能降低不确定性和公共风险,才能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构建新的确定性。当前,世界大变局不只是地缘政治和大国博弈,还有“三化”的不可逆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