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最坚实的依靠、最深厚的力量。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确保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在接续奋斗中如期实现。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特征和最突出的优势,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的最高原则。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否则就会偏离航向、丧失灵魂,甚至犯颠覆性错误。
近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积极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2年12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示范案例》,山东荣成市、重庆涪陵区、四川阆中市等14个案例榜上有名。
习近平主席立于时代潮头、把握时代脉搏,就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增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能力等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全球治理改革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中国将展现更多负责任大国担当,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公园城市不是简单的“公园+城市”,而是探索解决什么样的城市能让居民生活更加宜居宜业这一长远问题。答好这个问题,市民最有发言权。从面向公众征集湖畔书店设计方案,到回应市民亲近绿地需求更换草坪草种,市民对城市发展的参与感、认同感不断增强,也让城市更有温度、更有人情味、更有凝聚力。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追梦路上”栏目推出特别策划,关注儿童阅读、关爱儿童成长,讲述5位业界人士推广儿童阅读、滋养儿童心灵的故事。优秀的儿童阅读作品让人终身受益,愿未来有更多人投身儿童阅读事业,在孩子们心里播下热爱的种子,开出绚烂的花朵。
踏上新征程,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正确把握重大国家安全问题,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确保国家安全更为巩固。
保护生态环境是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动员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鼓励绿色消费、绿色居住、绿色出行等,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坚定信念、久久为功,持续增进生态环境这个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人们在良好生态环境中过上更健康更幸福的生活。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列入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认识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历史成就,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奋力完成好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的目标任务,建设更加美丽宜居的家园。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要求我们努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并作出重要部署,为我们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科学指引。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其中包括“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并对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作出战略部署。这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