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教育是国之大计,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医学教育从学科到专业、从理论到实践都有其特殊性,关乎人民生命健康以及民族繁衍生息。将教育家精神融入医学教育全过程,培养造就一支既有精湛医术更有“温度”的医学人才队伍,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盼的必然要求,也是医学教育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是党性党风的践行者、示范者、引领者,必须牢记“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多些“跟我上”,少提“给我上”,变指派命令为行动引领,带领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推动政策落地、工作落实,真正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维护产业安全的重要论述,在新的发展坐标中维护产业安全,就要通过增强产业韧性、提高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以提升产业发展质量维护产业安全。
有效应对我国生态安全面临的风险与挑战,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安全的重要论述,坚持系统治理理念,健全协调机制,强化协同联动,使生态安全得到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保障,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
继7月26日由民进党策动的“大罢免”以0∶25的结果首遭惨败后,在8月23日举行的第二轮投票中,民进党以0∶7的结果再遭惨败。如此完败并非偶然,这是台湾主流民意对民进党当局施政不满的集中爆发。从赖清德就任以来的施政方向、两岸路线与对美政策来看,两轮“大罢免”一败涂地的背后有其必然逻辑。
今天,越来越多奇伟桥梁拔地而起,我国桥梁工程的规模和技术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时代更迭中的桥梁之变,见证家国之变。当暮色中的古桥倒映在粼粼波光中,因宜的匠心、整体的画意与生生之美交映生辉,技术、艺术、人文综合融汇,这也正是中国传统人居环境审美文化的精华。
聚焦“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机关系”,约请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同仁和南开大学教授展开对话,从新闻现场到实验室,从实践创新到理论推演,当业界的“赋能而不是替代”实践经验与学界的“共生性互构”理论破题形成共振,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迭代的轨迹,更是主流媒体在智能时代的思维转变。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重点方向,为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提供了路径指引。
在健全分级分类、普惠可及、覆盖城乡、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改革发展要求中,“分级分类”的养老服务体系是首要一环。分级分类的养老服务体系,主要是指依据老年群体不同需求、经济状况及自理能力等,划分有针对性的服务层级与类型,以实现精准化、差异化养老服务供给。
我们要以《文选》出版发行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