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六尺巷的故事我非常熟悉,但小朋友和成年人不同,讲述时一方面要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不能进行程式化的讲解,要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能够理解,引导他们感受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张耘说。
近日,教育部部署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要求各地各招生单位坚持综合评价、择优录取,严格执行政策,严守工作纪律,规范录取行为,强化监督管理,优化考生服务,确保202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公平、公正、科学。
尼珠河村位于云南和贵州两省交界的尼珠河大峡谷之中,村子在谷底,学校在山顶,“上学路”海拔高差约550米。过去,孩子们上学得翻山越岭,徒步约3个小时。如今,悬崖电梯和高空索道缆车陆续投入使用,并向尼珠河村及附近的村民免费开放,孩子们上学能“直达山顶”,半小时左右就能到学校。
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获悉,广西2025年高考补报名于2月24日至26日17:30进行,因特殊原因未能在2024年10月报名的考生,可在上述时间段内进行补报名,并在当地报名站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现场确认,逾期不再办理补报名和确认。
201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严静接触到了花样跳绳,节奏感强的音乐、翻飞的细绳、酷炫的动作……他被深深吸引。花样跳绳不仅锻炼效果强,对场地要求少,练起来更是玩法多样,“我想用一根跳绳,圆山里孩子的体育梦。”严静说。
从“子曰”“师云”,再到如今的“人机共生”,如何将AI技术科学融入教育教学和管理?怎样助力青年大学生更加主动地学、让教师更加创造性地教?记者走进多所高校,探访AI浪潮下的大学校园。
2月17日,是广西桂林市中小学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天。在灵川县兰田瑶族乡南坳村深潭教学点,升国旗、发新书、上新课……一切井然有序进行中,这个地处瑶山深处的“微小学”焕发着新学期新气象。
近年来,新疆积极推广普及冰雪运动进校园,持续举办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和青少年各项目U系列赛事,每年浇建学校冰场100块,共有95所学校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冰雪项目)”。
为了让学生增强体质、享受运动快乐,自2020年春季学期起,献唐学校打造了体育社团超市,足球、篮球、乒乓球、排球、跳绳等20多个体育项目陆续“上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与。“每逢新学期社团纳新,孩子们都很兴奋。”献唐学校小学部体卫艺主任王星霞说。
四川巴中恩阳科普大视界,首届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上,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中国气象局气象服务首席专家周兵为巴中市恩阳区职业中学高二年级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气候系统临界点与青少年气候行动”主题讲座。一系列有关气候的问题引起台下同学的热烈讨论。
2月12日,2025年广西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总结工作、分析形势、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安排部署今年教育工作重点任务,确保教育强区建设顺利开局、稳步推进。
近日,教育部印发758项新修(制)订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与原标准相比,新标准系统设计了中职、高职专科、职业本科教学要求,更加强化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培养,促进专业教学紧跟产业和技术发展,推动以数字化和人工智能赋能教学。
为破解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不敢转”问题,日前,江苏省科技厅、教育厅、财政厅3部门印发《关于在全省高校院所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制度的通知》,发布《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工作指引(试行)》,明确19种情形可认定为“尽职免责”。
北京市积极深化市属高校分类发展改革,系统规划高校分类发展项目和交叉学科平台建设项目,推动资源的统筹配置。这是一场生动的改革创新实践。通过分类发展改革,不仅推动高校找到适合的“赛道”,办出特色和水平,也进一步激发了广大高校的主观能动性,让发展目标更准、发展劲头更足。